2023年4月25日至5月1日
是第21个《职业病防治法》宣传周。 今年《职业病防治法》宣传周的主题是 “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,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 ” ![]() 下面,给大家做一个《职业病防治法》有关内容的小科普!
01什么是职业病?
职业病,是指企业、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,因接触粉尘、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、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。
![]() ![]() ![]()
02职业病有多少种类?
《职业病分类和目录》(国卫疾控发〔2013〕48号)中共列出了10类132种职业病,具体分类如下: 1.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,尘肺病13种,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; 2.职业性皮肤病,9种; 3.职业性眼病,3种; 4.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,4种; 5.职业性化学中毒,60种; 6.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,7种; 7.职业性放射性疾病,11种; 8.职业性传染病,5种; 9.职业性肿瘤,11种; 10.其他职业病,3种。 ![]()
03 什么是职业病危害,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?
职业病危害: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。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: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、物理、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。 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》将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: ![]()
04 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怎样预防职业病?
1.树立职业健康安全理念;
2.主动参与岗前培训; 3.遵守职业健康规程; 4.培养良好的操作行为; 5.熟知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含义; 6.正确使用和维护个人防护用品; 7.主动接受职业健康检查。 ![]()
05 如何进行职业病诊断
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、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,申请职业病诊断需携带以下材料:
1.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(包括在岗时间、工种、岗位、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); 2.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、职业健康监护档案; 3.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和评价报告; 4.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还需要历年就诊者放射性个人剂量监测档案、异常照射情况等资料; 5.与诊断有关的其他资料。 (具体提供材料需以就诊后为准) 文字/图片编辑:胡艺婷 审核:丁洁 终审:张陆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