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者:医生,我最近咳嗽、咳痰,感觉胸部不适……。 医生:好的!先拍个胸片吧! …… 医生在认真接待患者的同时,会根据患者病情开出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检查,如X线、CT、核磁(MRI)等。看着医生开具的医学影像检查申请单,我们除了认真遵守医嘱外,是不是感觉还有点“懵”呢?下面我们就来普及一下X线、CT、核磁检查等临床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的一些基本知识,以利于更好的理解和遵守医嘱,促进疾病的早日诊断和康复。 一、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检查如:X线、CT、核磁(MRI)等的主要区别 1.X线检查:主要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检查,便于发现较明显病变的组织和结构,是疾病初筛的首选检查方式,比如一般的健康体检中经常有胸片的检查项目,而且价格便宜。 2.CT检查:较X线检查有更高的密度分辨率,对组织解剖的细节显示更加清晰;采用螺旋CT扫描,可获得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和多平面的断面图像。 3.MRI(核磁共振)检查:提供的组织信息量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成像技术,它可以直接做出组织不同层面的体层图像,不会产生CT检查中的伪影,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,且无电离辐射,对机体不产生电离辐射影响。MRI在神经系统、消化系统、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中的诊断优于X线、CT,但目前在肺部检查还以X线、CT为主。MRI(核磁共振)检查费用相对X线、CT要昂贵。 二、X线、CT、核磁检查哪个更好?关键看拍什么部位 1、X线检查穿透性强,更适用于空腔脏器如胃肠道、泌尿系、骨骼和胸部检查,在骨骼能够观察骨骼骨折和关节脱位;在胃肠道可以了解胃肠道穿孔后有无气腹存在,有无肠梗阻;能了解泌尿道较大的结石及不透光避孕环的形态、位置; X线消化道造影对消化道空腔脏器有很好的诊断价值。 2、CT对胸部疾病的诊断,日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。对纵隔和肺门、淋巴结、支气管、原发和转移性纵隔肿瘤、中心型肺癌等的诊断,起着主要的诊断作用。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对心脏及血管的检查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。对心包病变、心腔及心壁、冠状动脉的钙化、大血管壁的钙化及动脉瘤改变等,CT检查都可以很好的显示。 3、磁共振检查(MRI)对颅脑及脊髓疾病诊断方面明显优于X线、CT,磁共振检查(MRI)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如对脑肿瘤、脑梗塞、垂体瘤、血管畸形等具有较高的敏感性。MRI是诊断椎管占位、狭窄、梗阻、椎间盘病变、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最好方法。 总之,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权衡利弊,考虑拍X线、做CT或者核磁共振。一般对不太明白病因的患者,会先做X线检查,看是否存在异常;如果未发现明显异常或者发现异常而不能定性,再考虑进一步检查。总之,三者不可相互替代,不是越贵的检查就越能发现问题。 |